展览回顾 | 新文化的曙光——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(上)
五四时期是北京大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,也是北京大学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的奠定时期。新文化运动的酝酿与展开、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传播,无一不以北京大学为焦点,可谓开一时代之风气。
在激荡的时代风潮中,锐意革新的青年人才汇聚北大,展开了中国近代文化最活跃的争论、变革和复兴局面。在波澜壮阔的画卷中,我们可以看到北大两代师生合作、对话以及冲突、融通的复杂关系。两代学人在呐喊中上下求索,合力开启了现代中国的转型。
去年,五四百年之际,文研院与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、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协同举办了“新文化的曙光——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”专题展览,回顾1917至1925年北京大学在学术与文化方面种种努力与进展,展示本校百年传统的历史生成过程,并向那个时代意气奋发地建设新北大的师生们致敬。今天又逢五四,我们特此推出展览回顾,以飨读者。
1919年5月4日,北京各大专院校3000多名学生云集天安门前,强烈要求北京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,惩办亲日派官僚。五四爱国运动由此爆发。
一、 文化之激荡
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,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,北大进入了确立自身精神与制度的关键时期。蔡元培召集了一批兼具世界眼光与本土关怀的新文化精英,在“兼容并包”的氛围中,他们与本校既有传统互相激荡,努力造就一个“和而不同”的学术与文化社群。此一时期,北京大学的制度建设也进入了正轨。各位同仁以西方综合性文理大学为榜样,健全各项学术制度,将北大改造为现代的研究型大学。
蔡元培(1868-1940),浙江绍兴人,著名教育家、思想家、民主主义革命家。他出生于商人家庭,成长于人文之乡,因“年少通经,文极古藻”(翁同龢语)而科场得意。然而,翰林的头衔挡不住蔡元培维新的志向。在不惑之年,蔡元培自费留学德国,浸润于世界一流学府四年之久。一位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传统士人,成长为具有世界眼光的学界领袖。蔡元培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,革新北大,开“学术”与“自由”之风。
1916年12月26日,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。图为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签发的任命状。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,以学术研究为宗旨,实行“思想自由,兼容并包”的办学方针,促进了新思潮的传播和学术的繁荣,使北京大学成为以学术自由著称的著名学府、新文化运动的中心、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以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。
1918年,北京大学红楼建成于汉花园,西洋风格的主体红色建筑,与周边传统建筑群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。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,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们汇聚于此,用世界眼光,引领新时代潮流,开一代风气,进而影响、改变着中国的思想文化界。北大红楼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,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,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她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历史的见证者。
模型由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监制
蔡元培认为聘请“积学而热心”之士到北大任教是办好北大的关键,不拘一格选聘李大钊、陈独秀、胡适、鲁迅、钱玄同、刘半农、周作人、高一涵、王星拱等革新派人物和刘师培、辜鸿铭、黄侃等旧派人物。
油画《兼容并包》
沈嘉蔚作。又名《宽容》,也作《北大钟声》,是一幅描绘五四时期代表性知识分子群像的作品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,采取“思想自由,兼容并包”的办学方针,聘请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物和主张旧学的人物同时讲学,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。画面上的16位学人,从左至右依次是:刘师培、黄侃、沈尹默、陈独秀、胡适、朱希祖、辜鸿铭、马叙伦、蔡元培、李大钊、马裕藻、鲁迅、周作人、钱玄同、梁漱溟、刘半农。
中国国家博物馆藏
蔡元培为北大设计的校旗并写有说明文字,北大二字的校标为鲁迅设计。
先生日常性情温和,如冬日之可爱,无疾言厉色。处事接物,恬淡从容。但一遇大事,则刚强之性立见,发言作文,不肯苟同。故先生之中庸,是白刃可蹈之中庸,而非无举刺之中庸。
——蒋梦麟《试为蔡先生写一笔简照》
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,北京大学开始推动国际学术交流,大批东西方知名学者来北大访问与讲学,体现出北大广泛吸收中西思想的眼界与襟怀,也反映出学校影响力的提升。北京大学授予前来讲学的杜威、芮恩施、班乐卫、儒班等外籍学者名誉博士学位。
1919年杜威博士与北大同人合影
前排右一杜威、后排左一胡适、左二蒋梦麟
1920年8月北大授予法国学者班乐卫和儒班名誉博士学位时的合影
1920-1921年,伯特兰·罗素(Bertrand Russell)在北京大学讲学,发表了包括“哲学问题”“社会结构学”在内的五大专题系列讲座。罗素回忆称,北大师生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,“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,准备为祖国做出无限的牺牲。周围的气氛氤氲着大觉醒的希望。”
胡适与山格夫人、张竞生合影
1922年4月,胡适邀请美国计划生育创导者山格夫人(Margaret Sanger)在北大第三院大礼堂讲演。图为胡适(左)与山格夫人(中)、张竞生合影。
杜里舒讲座入场券
继杜威、罗素来华讲学后,1922至1923年,德国生物学家、哲学家杜里舒(Hans Driesch)来华讲学。张君劢为其翻译。图为1923年2月,杜里舒在北京大学第二院大讲堂作“近代心理学问题”讲演时的入场券。
1924年5月10日,胡适与泰戈尔等人在钢和泰在京寓所的合影。左一恩厚知、左二胡适、左三泰戈尔、右一伽罗、右二钢和泰。
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,蔡元培校长将其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大学制度建设中。1917年,他提出学制改革案,主张大学以文理科为中心。在大学改制过程中,基于教授治校的理念,北京大学设立评议会、行政会议、教务会议、总务处四部。评议会作为大学最高立法机构,以教授为决策主体。1918年,由胡适提议,北京大学各学门组织教授会。
国立北京大学组织系统图表
蔡元培认为,学校管理体制是办学的保障。蔡元培基于“教授治校”的理念,将北大内部组织分为四部:(一)评议会,司立法;(二)行政会议,司行政;(三)教务会议,司学术;(四)总务处,司事务。为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,行政会议下设组织委员会、聘任委员会、庶务委员会等。图为教育部审批通过的《国立北京大学现行章程》中国立北京大学组织系统图表。
二、风气之转移
北大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与中心。北大自身的发展也与该运动密不可分。以《新青年》群体为代表的北大师生,以德、赛两先生为宗旨,创新文化,改造社会,在推动时代变革的同时,也促成了北大的自我更新。
历次文化论争促进了对传统与西方的深入检视与重估。马克思主义经由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和传播,影响逐渐扩大。多种社会实践开拓了宽广的生活与研究领域。不同取向与风貌的学人互相切磋砥砺。新学术社群在这种激荡而多元的氛围中成长起来。
2.1 活的文学,人的文学
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大成果是白话文的推广。北大《新青年》群体主张以白话取代文言,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。语体形式的更新助力了思想的革命。通过《新青年》等代表性白话杂志、报刊,新思潮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各地。
我们的中心理论只有两个: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种“活的文学”,一个是我们要建立一种“人的文学”。前一个理论是文字工具的革新,后一种是文学内容的革新。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一切理论都可以包括在这两个中心思想的里面。……中国文学革命将来的最后胜利,还得靠今后的无数作业,在那点历史的基础之上,在这二十年来的新辟的园地之上,努力建筑起无数的伟大高楼大厦来。
——胡适《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》
1917年初,陈独秀受聘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,《新青年》杂志迁至北京出版。李大钊、鲁迅、胡适、钱玄同、刘半农等参加编辑工作,在北大迅速形成了一个以《新青年》编者为核心的革命营垒,推动新文化运动迅猛发展。
陈独秀《敬告青年》
1915年9月,陈独秀在《青年杂志》创刊号上发表《敬告青年》。“青年”在五四时期不仅指自然的生理阶段,而也有其内在的价值属性。用陈独秀的定义,“新青年”应该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,进步的而非保守的,进取的而非退隐的,世界的而非锁国的,实利的而非虚文的,科学的而非想象的。原文载于《青年杂志》创刊号。
《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》
1917年5月,刘半农在《新青年》上发表了《我之文学改良观》,提出了在文章中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主张。1918年1月《新青年》第4卷第1号起实行改版,开始使用新式标点,并尝试改良行款。从1919年《新青年》第7卷第1号开始,新式标点和行款得到了划一的使用。图为《新青年》第7卷第1号发表的《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》。
一出“双簧戏”
1918年《新青年》第4卷第3号刊出王敬轩致《新青年》编者的一封信和记者刘半农的答复。从信上看,王敬轩是一个守旧的三家村学究,对《新青年》上的言论主张颇多不满。事实上,这封“王敬轩来信”出自钱玄同之手。参演双簧的钱玄同、刘半农都是新文化阵营的台柱子,这出自导自演的双簧戏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。
关于文学革命,胡适《文学改良刍议》与陈独秀《文学革命论》是两大纲领性文件。胡适从历史进化论的观念出发,认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,而且认为后一时代胜于前一时代。就言文合一的大趋势而言,白话文学当为中国文学之正宗。作为《新青年》杂志的主编,陈独秀作《文学革命论》呼应胡适的主张,旗帜鲜明地呼吁文学界的豪杰之士与“十八妖魔”宣战。文学革命在小说、诗歌、散文、戏剧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不俗的创作实绩。
· 胡适《尝试集》
胡适《尝试集》初版
胡适《尝试集》删改本
鲁迅致胡适关于《尝试集》删改意见
鲁迅代笔的周作人致胡适关于删改尝试集的信
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
胡适《尝试集》、《白话文学史(上卷)》
周作人《谈龙集》、《谈虎集》
2.2、“道德这事,必须普遍”
《新青年》作为主要的舆论阵地,猛烈地抨击旧道德、旧礼教、旧伦理,认为只有从旧社会和旧文明中摆脱出来才能创造新文明、新社会。《新青年》极力鼓吹妇女解放,竭力提倡男女平等、男女同校、婚姻自主等新观念。
鲁 迅(1881-1936),浙江绍兴人。1918年加入了《新青年》编辑行列,在《新青年》发表《狂人日记》《孔乙己》等呼应了五四时代反传统思想立场的白话小说,引起强烈反响。鲁迅在《我之节烈观》 一文中写道:“道德这事,必须普遍,人人应做,人人能行,又于自他两利,才有存在的价值。”
鲁迅在《呐喊》自序中回顾成为《新青年》作者之因缘,他说:“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,然而说到希望,却是不能抹杀的,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,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,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,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,这便是最初的一篇《狂人日记》。”
在新文化运动期间,邓春兰(1898-1982) 呼吁全国妇女同胞为大学解除女禁、教育平等而奋起抗争。1919年5月19日致信蔡元培校长,呼吁男女平等。北京大学于1920年起招收女学生入学,邓春兰便是其中之一,被分在哲学系学习。(图为邓春兰《我们妇女解放之计划同我个人进行之方法》,原文载于《少年中国》第1卷第4期)
蔡元培就开女禁一事复谢楚桢函
1919年12月9日,谢楚桢致函蔡元培校长请求北大开放女禁,蔡校长随即复函说到“大学规程并没有规定女子不能进校”。
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藏
三位女学生合影
1920年2月,北京大学接收查晓园、奚浈、王兰(从左至右)三位女生进入文科旁听。暑假后,北大冲破阻力,正式录取了9名本科女生,从此开公立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。
我以为我尚在青年,总当求些高深学问,才有做人的工具。所以,去年北京女高师由各省招生的时候,我虽然因父亲避职务上徇私的嫌疑,未许我入选官费生,我还是要求他用私费送我来京。我没有起程的时候,就上蔡孑民先生一封信要求他开女禁。
——邓春兰
克兰夫人奖励女生学额名单
1921年8月,美国前公使克兰先生的夫人捐赠北京大学4000美元,设立奖励女生学额。图为1923年9月,校方公布获奖的女生学额名单。
1936年4月,北京大学女同学会成立纪念合影
陈衡哲、任鸿隽订婚日与胡适合影
1920年8月22日摄于南京
陈衡哲(1890—1976),北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。笔名莎菲(Sophia H.Z.Chen),祖籍湖南衡山,是我国新文化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、作家、诗人、教授,其丈夫为北大化学系教授任鸿隽。1920年,陈衡哲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,讲授西洋史。陈衡哲著有《小雨点》、《西洋史》、《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》等。她在《自传》中写道:“民国九年,北京大学校长蔡孑民先生要开放大学女禁,先打电报给我,叫我到北大去任教,以为招收女生的先驱。”
2.3“将来的环球,必是赤旗之世界”
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,使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为之振奋。以北大为中心,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把目光从欧美转向了俄国,成为在中国研究、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先锋。马克思主义思潮从此异军突起、迅速传播。在参加中共“一大”的13名代表中,在北大学习或工作过的就有5人。
李大钊(1889-1927),1917年11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图书部主任,后兼政治学系、经济学系、史学系教授。李大钊是中国赞扬十月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第一人。他撰写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》《庶民的胜利》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》等文章,预言“将来的环球,必是赤旗之世界”。
李大钊主编的《新青年》第6卷第5号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。他发表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一文,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。这篇文章的发表,标志着李大钊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。
这(五四运动纪念日)是中国全国学生膺惩中国卖国贼的纪念日,是中国全国学生对于帝国主义行总攻击的纪念日,亦即是被压迫的民众向压迫的国家抗争自由的纪念日,这是国民的学生的日子。我们在今天应该把国际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痛史,细数从头,把“五四”运动的精神,牢牢记住,誓要恢复国家的主权,洗清民族的耻辱。
——李大钊
少年中国学会合影
五四运动时期,青年知识分子们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。1918年6月,王光祈、李大钊等人发起少年中国学会。图为少年中国学会部分成员的合影。左起依次为:孟寿椿、邓中夏、周炳琳、张申府、陈愚生、康白情、袁同礼、李大钊、黄日葵、雷宝华。
1920年3月14日,蒋梦麟、蔡元培、胡适、李大钊(从左至右)合影于北京西山。
图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活动场所“亢慕义斋”,“亢慕义”为德文“共产主义”(Kommunismus)的音译。
亢慕义斋图书馆章
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部分成员合影
1920年3月,在李大钊倡导下,邓中夏、高君宇、何孟雄、黄日葵、罗章龙等人秘密发起成立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”。这是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。图为1921年研究会会员的合影。前排左二范鸿劼,左五何孟雄,左六黄日葵,后排左六邓中夏。
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启事
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”成立初期为秘密团体,直到1921年11月才公开活动。《北京大学日刊》刊登“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启事”,宣称研究会“以研究关于马克思派的著述为目的”。
1918年秋,毛泽东因组织新民学会会员和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,来到北京。经老师杨昌济介绍,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担任助理员。在红楼工作期间,他广泛结交北大新文化舞台上的知名人物,深受李大钊、陈独秀、胡适等人思想的影响。
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在北京前门外“新世界”游艺场散发《北京市民宣言》传单被捕,毛泽东在其主编的《湘江评论》上撰发《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》,盛赞陈独秀主编《新青年》,标揭民主与科学,实为“学界巨子”、“思想界的明星”。
青年毛泽东
1920年7月24日,
毛泽东寄给胡适的明信片
中央档案馆藏
专题精选
责任编辑:胡甲鸣、曹全友